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土木工程学院于4月16日组织全体学生线上观看由教育部社科司、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指导,人民日报社体育部、人民网举办的“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
这堂特殊的思政大课分为“传承发扬”、“拼搏奋斗”、“全民健身”、“精神力量”四个主题。以许海峰、杨倩、马龙等运动员为代表的奥运健儿们讲述了训练中的苦与乐,“为了热爱,就算面对困难,也要坚持梦想;为了梦想,就算在困境中,也依然可以有奋力一搏的勇气”、“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我的动力源泉”……一句句肺腑之言都让聆听课程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观看结束后,我院学子纷纷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千年的积淀,百余年的奋勇,多少兴衰成败,多少荣辱悲欢成就了如今的涅盘。忆起彼时教育家张伯苓的预言,奥运会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今非昔比,又有何人能够料想,今日的泱泱大国早已鹤唳九霄,翱翔于云日,在世界土地上第一个挥下满贯的一笔。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确有特殊意义,它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亦使北京成为首个同时举办过冬夏奥运会的城市。从而使我国先后举办奥运会、残奥会、青奥会、冬奥会、冬残奥会得到奥运满贯,国人不禁由衷自豪。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无数双手挽作长城,今日之成就离不开十四亿海内外同胞的全力奉献,不是我们在中国之中,而是,我们就是中国。与我而言,冬奥会的举办不仅仅是让世界了解冰雪,更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作为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主办方,从徽章到场馆,所有设计无不彰显着我国现如今的综合国力与传统文化。从有迹可循的夏商周,经逐成规模的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至令人向慕的隋唐盛世,再到如今,血脉相承的瑰宝无可计数,但处处均有其不可磨灭的厚重。
2019级工程造价本科一班 潘跑跑
“以立春之日的一朵雪花,到临别之时的折柳寄情”主持人郑嘉豪用一段优美的话语开始了“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课程开始主讲人曹卫东向我们讲述了我们国家的冬奥之路,从1979年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到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再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在这43年间中国的奥运冰雪路走得步履坚定,回望来路,初心未泯,冀望未来,大道宽广。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人民书写自己国家伟大历史新篇章的独特契机。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而中国用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向世界如期呈现了这场美轮美奂的精彩盛宴,兑现了“一起向未来”的诺言。不论是在场馆建设,防疫安全,组织运营还是参赛方面,中国都展现出了大国风范,世界对中国道路有了全新认识,正如主讲人张晖所讲述的,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北京冬奥会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扭转近代以来的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是由党的坚强领导,集各方之力,共同努力的结果,正如主讲人讲到我们要以奋斗之我,共复民族之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冰晶雪华,世界与中国未来可期。
2021级工程造价本科二班安德贵
此堂奥运思政大课,让人印象深刻,不断攀升的奖牌榜背后,是运动员们日复一日苦行僧式的修炼,是对战术、技术动作一遍遍地精准计算研习,只为升起国旗、奏响国歌的那一刻。在学习上我们要发扬奥运精神,学习奥运健儿,为了成绩进步,为了将来能为祖国的繁荣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祖国的荣耀,我们要用奥运精神来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战胜自我,不断前进,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