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记忆‖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

发布者:土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2-10-18浏览次数:20

大家好,我是2021级工程造价本科一班的吴紫涵,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属于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


189312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韶山的这座农舍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才外出求学。可以说,毛泽东人生的最初17年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1925年,毛泽东返回家乡,点燃韶山农民运动的烈火。毛泽东卧室上面有一个小阁楼,当年就是在这里毛泽东主持召开秘密会议,建立了中共最早的农村支部之一的韶山党支部,毛福轩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吸收毛新枚、李耿候、钟志申、庞叔侃4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1927年,毛泽东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一次回到韶山。在一家人用餐的横屋里,毛泽东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骨干开调查会,了解韶山农民运动情况,后来写出了重要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解放后,毛泽东也曾于1959年和1966年两次回乡。

毛泽东同志故居从1951年开放至今,已开放整整70年。19977月,故居入选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0年间,毛泽东同志故居及其所属的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1951年,毛泽东的私塾老师毛宇居先生为故居书写了第一块匾额——“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19553月,应毛泽东建议,故居由“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更名为“毛泽东同志故居”。1961年,郭沫若又为故居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匾额。1983年,邓小平再为故居题写“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沿用至今。

站在韶山这块红土地上,我感触颇多。韶山养育了毛泽东,韶山还养育了一大批革命志士,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我仔细聆听现场讲解员的讲解,体会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品质,感受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精神。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坚定信仰、勇往直前,为新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