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促进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探索多种新专业建设途径,更好地服务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大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提升高校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我院积极响应号召,申请并开设了《建筑维护及其智能化“微专业”》(以下统称“微专业”)课程。
“微专业”是指在我校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以外,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综合优势,提炼开设一组核心课程,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微专业”建设以结果为导向、以改革创新和交叉融合为手段,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引领教学方法更新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拓宽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途径。我校将通过在部分二级学院开展试点建设,以期建设一批社会反响好、学生满意度高,能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或具有跨学科交叉特色,能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高水平“微专业”。促进课程体系与课堂内容更新。积极开发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新课程,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适应“四新”发展新要求及学科专业交叉趋势。我校开展微专业的建设任务中有以下几点要求:一:培育优质教学团队。打造体现我校学科交叉特色的跨学科教学团队和校企合作团队,鼓励教学团队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创新,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二: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浓缩精炼新知识、跨学科基础知识,探索合理、有效的实验实践形式,提高课程的品质与效果,构建科学合理的核心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立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知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我校开设“微专业”有严格制度的建设主体和责任划分:一:“微专业”所在学院为建设主体,承担主体建设责任;设置建设负责人1名,在学院领导下,承担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等具体建设任务。二:“微专业”教学团队由“微专业”所在学院牵头组建,需充分统筹校内外高水平师资力量,鼓励学院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组建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由“微专业”负责人担任,团队成员主要由行业企业相关专家、我校青年教师组成,校内教师须来自两个及以上学院。三:“微专业”课程负责人对每门课程建设、实施和考核方式负责。
在这个知识快速迭代、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我院精心打造的 “微专业” 交叉学科新课程专业,无疑为大家开启了一扇通往多元知识领域的便捷之门。它打破传统专业壁垒,以精悍课程让你短时间内掌握跨学科精髓,快速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铺就宽广道路,让你在求职、升学中脱颖而出,欢迎我院符合条件的学子们踊跃报名,一起拥抱新知识,开启精彩新征程!
以下为“微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招生条件


电话:15697905106
微专业人才培养大纲.docx
土木 微专业申请书.docx
校政教字〔2024〕75号 江西工程学院“微专业”试点建设管理办法(试行).docx